KAIYUN【视频】“火箭工厂”扎根南沙承载大湾区“探天”雄心
在广州南沙的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大块头”的火箭要经过产品测试、舱段总装等环节,才能被打包运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完成一系列发射场总装测试后,火箭发射升空,将搭载的试验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每一趟遥远的太空之旅,都承载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探天”雄心。
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为何落地南沙?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借势发力航天制造业?11月6日,羊城晚报记者跟随由国务院新闻办和广东省政府新闻办组织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集中采访团走进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中科宇航成立于2018年12月,依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空天飞行科技中心的科研力量和资源优势,致力于太空科技探索和空天飞行器研发集成、技术成果转化,以及提供宇航发射服务。2022年6月,中科宇航总部迁入广州南沙,作为国内首个全产业链精益化、数字化、智慧化的商业航天产业化基地,填补了粤港澳大湾区在运载火箭行业上的空白。
2023年6月7日12时10分,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采取“一箭26星”方式,将搭载的试验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火箭正是由中科宇航参与研制,是在广州南沙生产的首批火箭之一。
“它一度刷新了我国一箭多星的最高纪录,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商业运载火箭航班化发射新篇章。其中的难点是卫星的多次分离,我们通过多次实验,实现了对多星分离技术的突破,采用不同的能源来满足不同卫星分离速度的需求,确保每颗卫星都能顺利入轨。”中科宇航(广州)装备工业有限公司制造部部长项泽斌向采访团介绍了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实现的技术突破。
航天总给人“高大上”的印象,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太空旅行离普通大众也将不再遥远。在中科宇航的展厅里,一个拥有4个舷窗、直径为3.5米,且可搭载7名乘客的太空旅游飞行器返回舱吸引了采访团的目光。
中科宇航(广州)装备工业有限公司质量部质量主管黎炜聪透露:“我们从2021年就已经开始研制太空旅游飞行器,有望在2025年实现太空旅游的项目。”
当前,南沙正在进行集运载发射、卫星研制和航天应用于一体的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布局。去年8月,《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促进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扶持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探天九条”)发布,为商业航天企业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
粤港澳大湾区强大的制造基础,为商业航天企业寻求产业合作提供了便利。黎炜聪告诉记者:“中科宇航希望立足于大湾区,布局航天产业链上下游。在研发新产品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到大湾区的供应商工厂考察他们的机加工能力,包括对生产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多方面的交流,有的已经与我们开展合作,承担上游的一些加工任务。”KAIYUNKAIYUN